中文 | English | Français | Español
首页 > 港口信息

港口信息

大连港

大连港地理坐标为121°39′17″E ,38°5′44″N。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正在兴起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该区域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港口港阔水深,不淤不冻。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是转运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口。港口自由水域34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0与余平方公里;现有港内铁路专用线150余公里、仓库30余万平方米、货物堆场180万平方米、各类装卸机械千余台;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货滚装等80来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多个。

 

位置及交通
大连港交通十分方便,哈大铁路正线与东北地区发达的铁路网连接。公路有全国最长的沈大高速公路与东北地区的国家公路网络相连接。经东北铁路网和公路网,大连港还联接着俄罗斯和朝鲜,可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成为欧亚大陆桥的起点。
海上运输已开辟到香港、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国际集装箱航线8条,国内客运航线8条,以及比定期的旅游船航线。
陆海空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主体运输网为大连港发展提供了优越的集疏运条件。
大连港与美国的奥克兰港、休斯敦港,加拿大的温哥华港,日本的北九州港、横滨港、伏木富山等港结为友好港。
 

自然条件
1. 气象
风况:每年冬季常风为北、偏北风,夏季多南、东南风。
降水:一般全年降水量659毫米,7、8、9三个月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2/3 。
雾况:雾季为3~8月份,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雾日数大连港和大窑港分别为 31.6天和55 天。
气温:年平均气温10.4℃,最高为35.5℃,最低为-20.1℃
冰况:结冰厚度,大连港和大窑港岸边分别为5~20厘米和25~30厘米,不影响船舶航行及靠泊。
2. 水位
潮汐属半日潮混合型。历年来最高潮位4.6米,最低潮位0.66米,平均潮位 2.14米,平均海面1.63米 。
潮流:大连港和大窑港的海流基本属于潮汐引起的往复流,湾口流速分别为0.64~0.32米/秒和0.57~0.29米/秒。最大潮差2.9米,最小潮差2.3米。
 

经济腹地
大连港依托大连市,经济腹地也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和赤峰市。
 

导航信息
1. 航道:

大港航道水深-10,宽270米;寺儿沟一栈桥和二栈桥航道水深均为-9.5米,宽120米;甘井子航道水深-9.0米,宽180米;香炉礁航道水深-8.0 米,宽100米;新港原油码头航道为天然航道水深-17.5米,宽300米;大窑港航道为天然航道,水深-10.7米,宽210米;大连湾码头航道为天然航道,水深为-9.5米,宽100米。
2. 锚地
水域内有5个锚地,其中货轮检疫锚地3个,油轮检疫锚地2个。另有锚泊点 7个,最大系泊能力为10万吨级船舶。水域面积8000多平方米。锚泊能力 157艘。
大连港始建于1899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是政企分开后以原大连港务局为主体而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企业资产总额134亿元。2003年,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1.26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7万标准箱,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亿吨大港之一。
大连港2005年要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7亿吨,同比增长17.2%;集装箱吞吐量300万TEU,同比增长36.4%;全年完成港口重点工程建设投资60亿元。
到2010年,港口年通过能力将达到2亿吨,集装箱码头的装卸能力将达到800万标准箱。